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在煤场工作中的具体操作!
2025-09-25 10:07:34
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在煤场工作中的具体操作如下:
-
使用前的准备与检查
-
人员培训:操作者*熟悉钻机的原理、性能、技术特征等,并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
环境检查:在工作前*对作业地点顶板煤帮等周围工作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如有不安全隐患*立即处理后方可工作。
-
钻机安装:
-
钻机运到使用现场后,安装钻机。竖立立柱前先清底,使底面无松散杂物,上下垫以硬木垫。
-
竖立立柱调整大螺杆,施加预紧力,再将托架部分放于下支撑盘上,锁紧铰接座,使之固定。
-
管路连接:管路接通前要清理干净,按照钻机泵站接头标志接好水管、油管,保证牢固可靠无误。
-
油液添加:泵站油箱中注入N46或N68抗磨液压油,油面至油箱4/5处。
-
部件检查:
-
启动泵站前,务必检查各零部件是否齐全,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
检查各控制阀是否灵活可靠,开机前马达、油缸换向阀应处于中位,以免造成启动困难。
-
电源接通:接通泵站电源,启动电机,注意旋转方向要与指示箭头一致,否则调换电缆接头。
-
瓦斯检查:打眼前*检查瓦斯,瓦斯浓度超过1%严禁施工。
-
人员准备:开工前,作业人员*将衣袖扎紧束好。
-
现场整理:开工前,*将钻机管路摆顺,电缆吊挂整齐。
-
试运转:开工前钻机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工。钻机或开关出现异常时要停止运转,及时进行处理。
-
正常作业操作
-
钻孔定位:空运转正常后,再将钻杆装上,对准需钻孔位置,使推进油缸缓慢推进,待钻头将与被钻孔位置接触时,再将水阀少量开启,使冲洗水少量流出。将马达手动换向阀尽可能扳到适当开度,使输出轴低速旋转。将流量控制阀扳到较小开度,再扳动推进油缸手动换向阀至推缸位置,待钻头得到有效定位并钻进数厘米后,再将水阀开到合适开度,同时将马达手动换向阀扳到*大开启位置,钻机即可进行正常作业。
-
推进速度控制:在钻孔过程中,若在较硬的岩巷钻孔,因钻削阻力过大,推进油缸推进速度可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流量以降低推进速度,以免推力过大时,造成卡钻。
-
钻杆更换:
-
当*个钻杆钻到底后,将随机工具U形扳手套入钻杆支撑架的两个爪内及钻杆的扁位上,打反转,同时缩缸,钻杆即可从输出轴的螺扣中脱出,取下U形扳手。
-
再将待接钻杆及接杆先对准输出轴的螺纹孔,再操作马达手动换向阀,使之按钻削方向旋转,钻杆即可旋入输出轴,再进入第二循环。
-
作业规范要求
-
旋转方向:钻机电机、马达*正转右旋,严禁反转左旋。
-
参数执行:*按措施要求的孔深、孔距、角度等参数施工。
-
速度调整:根据岩石软硬程度随时调整钻进速度,防止损坏钻机。
-
开关水原则:打眼时,严格执行开机先开水停机再停水的原则。当水从孔中返出后方可钻进,停机后钻头离开孔底。
-
异常处理:打眼时,若发现声音异常或卡钻时要停止运转进行检查。处理好后方可重新启动。
-
过程观察:整个钻孔过程中要注意始终观察钻机的晃动、供水、钻进、异常噪声、震动、超温、泄漏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机排除。
-
人员站位:
-
人工加退钻杆时,人员站在钻机侧面操作,以防钻机和杆溜伤人。
-
机器顶杆退钻杆时,人员站在钻机侧面,以防钻机和杆溜伤人。
-
部件保护:加退杆时,钻机不允许后退到极限位置,以防损坏钻机部件。
-
架柱固定:本机回转转矩较大,反力矩需由架柱承担,操作人员应使架柱紧固地支撑在支撑点上,并在工作中集中精力,防止因钻机转矩突然增大时发生架柱构件“击人”等意外人身事故。
-
钻杆操作:在钻孔过程中,严禁手扶钻杆,并应时刻防止钻杆卷伤手臂等意外事故。
-
推进力控制:推进力要适当,严禁使钻杆在弯曲状态工作,防止钻杆突然断裂或更换钻杆操作不当造成钻杆从钻孔中脱出而砸伤操作人员。
-
阀门操作:调整工作位置时,应缓慢开启、关闭、调整液压阀门,严禁突然起动液压传动构件,防止液压构件突然上升时刮伤操作人员、突然下降时砸伤或夹伤操作人员。
-
移机操作要求
-
移机准备:回钻钻机移位时,应先停机,将托架部分拆下,取下下托盘,两人扶住立柱,将立柱油缸可控单向阀向前扳动,同时将推进油缸手动换向阀扳到收缸位置,立柱油缸即可卸压,若立柱不能完全回位,可重复以上动作几次,即可使立柱完全卸压回位。切不可盲目卸压导致立柱松动倾倒。
-
移机后操作:移机完成后,用专用工具扳动大螺杆,使立柱获得尽可能大的预紧力后,再开机,通入高压油,使立柱进一步得到有效的撑紧,再装上托架,调整钻孔位置,锁紧铰接座。
-
工作结束操作
-
钻机存放:每班工作结束后,钻机应擦洗干净,在远离工作面的位置平放,严禁乱摔、乱碰、乱砸。
-
钻杆整理:施工完后应将钻杆在安全地点码放整齐。
-
管路处理:把液压油管接头包好,放整齐。
-
记录填写:每天施工完后要认真做好记录。